变更诉讼主体申请书
申请人: [申请人姓名/名称],[性别(自然人)/性质(法人或其他组织)],[出生日期(自然人)/成立日期(法人或其他组织)],[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地/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 [原告/被告姓名/名称],[性别(自然人)/性质(法人或其他组织)],[出生日期(自然人)/成立日期(法人或其他组织)],[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地/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联系电话]。
案由: [简要写明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争议焦点]。
请求事项:
- 请求法院准许将本案的[原告/被告]变更为[新原告/被告姓名/名称]。
- [其他与变更诉讼主体相关的请求,例如承担诉讼费用等,如有则列明]。
事实与理由:
[本部分是申请书的核心,需要详细、清晰地阐述变更诉讼主体的理由和事实依据。根据不同的变更情形,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分析几种常见的变更情形及其写作要点,并提供示例]
情形一:原告/被告死亡或终止(自然人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
事实与理由(示例):
本案原告[原告姓名],于[年][月][日]因[死亡原因]不幸去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诉讼中止。
[申请人姓名]系[原告姓名]的[继承关系,如配偶、子女、父母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申请人姓名]是[原告姓名]的[继承顺位,如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原告姓名]在本案中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现[申请人姓名]作为[原告姓名]的合法继承人,申请参加诉讼,并请求法院将本案的原告变更为[申请人姓名]。
关键点分析与扩展:
- 死亡证明/终止证明: 这是最重要的证据。必须提供由公安机关、医院、民政部门等出具的死亡证明(针对自然人)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出具的注销证明、清算报告等(针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无法提供原件,应提供经公证的复印件。
- 继承关系证明: 需要提供户口簿、结婚证、出生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文件来证明申请人与死者/终止主体的继承关系。如果涉及遗嘱继承,需要提供有效的遗嘱。如果存在多个继承人,需要说明其他继承人的情况(例如是否放弃继承,或者共同作为申请人)。
- 法律依据: 明确引用《民事诉讼法》和《民法典》的相关条款。针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情况,还需要引用公司法、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继承的范围: 继承人继承的是被继承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继续进行诉讼、承担诉讼费用、执行判决等。如果案件涉及财产权益,继承人继承的是该财产权益的诉讼地位,而不是直接继承财产本身。
- 多个继承人: 如果有多个继承人,他们可以选择共同作为申请人,也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如果部分继承人放弃继承,需要提交放弃继承声明书。
情形二:原告/被告主体资格发生变更(如企业合并、分立、改制)
事实与理由(示例):
本案被告[原被告名称],于[年][月][日]与[另一公司名称]进行合并,合并后的公司为[新公司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因此,[原被告名称]在本案中的诉讼主体资格应当变更为[新公司名称]。现[申请人名称,通常是新公司]申请参加诉讼,并请求法院将本案的被告变更为[新公司名称]。
关键点分析与扩展:
- 变更证明文件: 需要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变更登记证明、合并协议、分立协议、改制方案等文件,证明原诉讼主体已经发生了变更,以及变更后的主体是谁。
- 权利义务承继: 需要明确说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合同法》等),变更后的主体承继了原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在本案中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 合并、分立、改制类型: 不同类型的变更(合并、分立、改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例如,公司分立后,原公司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除非另有约定。
- 债权人、债务人通知: 如果变更涉及到债权债务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有时可能需要事先通知债权人或取得债务人同意。申请书中需要说明是否已经履行了该通知义务或取得同意。
- 诉讼时效问题: 诉讼主体变更不影响诉讼时效的计算。诉讼时效从原诉讼主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
情形三:原告/被告转让债权或债务
事实与理由(示例):
本案原告[原告名称]已于[年][月][日]将其对被告[被告名称]享有的债权[债权具体内容,如借款本金及利息]转让给[申请人名称]。双方已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并已通知被告[被告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现通知已送达。 根据第五百四十五条第一款,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因此,[申请人名称]作为债权的受让人,有权取代[原告名称]成为本案的原告。现[申请人名称]申请参加诉讼,并请求法院将本案的原告变更为[申请人名称]。
关键点分析与扩展:
- 转让协议: 需要提供债权转让协议或债务承担协议的原件或经公证的复印件,证明债权或债务已经合法有效地转让。
- 通知证明: 如果是债权转让,需要提供已经通知债务人的证明,例如通知书回执、邮寄凭证、公证书等。债务承担需要取得债权人同意。
- 转让的合法性: 债权转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例如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等。某些债权(如基于人身关系的债权)是不能转让的。
- 受让人的诉讼地位: 债权受让人取得的是原债权人的诉讼地位,可以行使原债权人的诉讼权利,包括起诉、应诉、申请执行等。债务承担人承担的是原债务人的诉讼义务。
- 部分转让: 如果只是部分债权或债务转让,需要明确说明转让的具体内容,以及未转让部分的权利义务归属。
情形四:其他法定情形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情形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法定情形需要变更诉讼主体,例如:
- 代理关系终止: 代理人丧失代理权或委托人取消委托,可能需要变更诉讼主体。
- 代表人变更: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诉讼代表人发生变更,可能需要变更诉讼主体。
- 行政机关职能调整: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职能发生调整,可能需要变更被告。
- 破产程序中的管理人: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管理人将接管企业的诉讼事务。
事实与理由(示例——以代表人变更为例):
本案原告[原告公司名称]的法定代表人已由[原法定代表人姓名]变更为[新法定代表人姓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新法定代表人姓名]已经过工商登记,成为[原告公司名称]的合法代表。
因此,请求法院将本案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新法定代表人姓名]。
关键点分析与扩展:
- 具体情形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的法定情形,需要详细阐述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 法律法规的引用: 需要准确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例如《民事诉讼法》、《公司法》、《行政诉讼法》、《破产法》等。
- 证明文件的提供: 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变更情形发生的证明文件,例如变更登记证明、任免文件、职能调整文件、破产裁定书等。
证据清单:
[列出所有支持申请理由的证据,并逐一编号。例如:]
- [证据名称],[证据来源],[证明目的]。
- [证据名称],[证据来源],[证明目的]。
- …
结尾:
综上所述,[申请人名称]符合法律规定的变更诉讼主体的条件,为维护[申请人名称]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出申请,请依法审查并准许变更本案的[原告/被告]为[新原告/被告名称]。
此致
[法院名称]
申请人:[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补充说明:
- 地域差异: 各地法院可能对申请书的格式和内容有细微的要求,建议在提交前咨询当地法院或律师。
- 案件具体情况: 本模板仅提供一般性指导,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务必确保事实与理由部分准确、完整、有说服力。
- 律师协助: 变更诉讼主体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建议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进行。
- 诉讼阶段: 变更诉讼主体申请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提出,但应尽早提出,以免影响诉讼进程。
- 法院审查: 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许变更的裁定。如果法院不准许变更,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上诉。
本内容由MSchen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7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