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范文(精选9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每个故事都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自己的影子,让人深思。以下是有关于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范文(精选9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1

众所周知,鬼是令人讨厌的,让人心生畏惧,它往往和邪恶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口里,所有和鬼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几乎没有说好的,比如”酒鬼”、”烟鬼”、”赌鬼”……

然而,当我读完了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无常》,我却喜欢上了一个鬼,他就是“活无常”。

鲁迅先生笔下的活无常,与其他的鬼完全不同。他没有让我对他心生畏惧,也不是邪恶的化身,反而充满了人情味儿,让人读了不得不对他心生喜爱。

活无常,有着诙谐而幽默的外表。他头戴白帽,身穿白衣,走在迎神赛会的队伍中,和那些花花绿绿的鬼相比,确实与众不同,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你看他,头戴两尺来高的长帽子,上面写着”你也来了”,蓬乱的头发,眉眼向外,像个”八”字,雪白的脸,红润的唇,确确实实没有像别的鬼物一样给人恐惧的`感觉呀!

再看他穿着和配饰,更是给人一种亲近感。穿着白色的丧服,腰里系着草绳,脚上穿着草鞋,手里拿着破芭蕉扇和算盘,和那些别的鬼物手里拿着刀、钢叉相比,”活无常”身上确实看不出凶恶来。

不仅外表给人以亲近感,在做事上,活无常也表现出他是一个有人情味儿的鬼。

鲁迅写到自己小时候去看戏,戏中演到了”活无常”。阎罗王让活无常去锁一个死去的孩子的魂儿,活无常到了之后,发现孩子的母亲哭得难过,他就自己做主,让这个孩子还阳半刻,与他母亲多说说话。没想到这样的善良举动却遭到了阎罗王的惩罚,把活无常打了四十下。这足以表现活无常,是一个善良的鬼。

活无常,虽然是鬼,却充满着人情味和善意,所以我喜欢活无常。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2

读完《无常》之后,我对于“无常”的形象有了重新的定义。文中描述的“无常”“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道,深受民众的爱慕,是因为人间没有公道,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道的裁判是在阴间”。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屡次写到“无常”这种鬼怪。在《无常》中他比拟详尽地记述了在庙会中见到的“无常”。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则悲哀,确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顾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挖苦,虚幻的无常赋予当初鲁迅孤独悲凉的心些许的劝慰。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庙会上都比拟喜爱白无常,而普遍厌烦黑无常,而从文字来看鲁迅也比拟喜爱白无常。认为他“不但活跃而诙谐”。而且单单浑身洁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当初的庙会中白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整篇文章都洋溢着对活无常的`钦佩及赞叹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胆怯,和如今对他的钦佩作对照,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照,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照,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挖苦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学问分子,入木三分。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3

《无常》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述的是无常这个神明在人间执行公务时的种种情况。这篇文章让我对无常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无常这个角色让我认识到人生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无常作为神明,原本应该是公正和不变的象征,但实际上,无常在人间却表现出多种形态,时而善良,时而残酷,让人无法预测。这种不可预知性,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人生的大事,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的走向,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命运。这种认识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更加注重生命的体验和感受。

其次,无常这个角色也让我反思了生命的意义。无常虽然形态多变,但始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无常在人间执行公务时,虽然有时候会残酷无情,但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正。这种正义感和责任感,让我思考了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无常一样,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无论是父母、朋友、同事,还是路人、老师、医生,我们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最后,无常这个角色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无常虽然形态多变,但始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而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无常的过程,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价值和追求而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自己的未来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无常》,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无常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我相信,这种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会对我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4

合上书卷,我的目光凝驻在扉页,脑海中已是浮想联翩。鲁迅先生独特的笔风,独特的角度,描摹出独特的现实与幻想。虽略微令人难以通悟却依然难掩其深深魅力,那些文字就那样肆意地在我的思绪里舒展缱绻。

我读《朝花夕拾》,到底是在读什么?

如此想着,一幕幕画面开始影绰闪现:长妈妈在夏夜讲着百草园的蛇怪传说、翻阅着《二十四孝图》的少年为不知真假的故事心中悸动、荧幕前刹那间如梦初醒的青年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暗夜诡谲昏黄的梦境中看见无食物果腹的母女俩可怜兮兮相互依偎、多病的日子里已是一代文豪的他却惘然不知该做何施措…这一幕幕共同组成鲁迅先生的半生,从懵懂稚子开始,渐渐有了属于他的志向与抱负,并且为之追求与战斗。

我似是明白了。

我读的是人,曾于鲁迅先生的生命中留下印记,使他缅怀想念的人;我读的是事,鲁迅先生幼时曾做过的抓蟋蟀、堆雪罗汉、养隐鼠之类童趣十足的事;我读的是情,对故人的怀念,对往事的缺憾,对那个时代那样的世界的刻骨批判……

我不禁哀叹,感叹鲁迅先生儿时,封建迷信的旧中国的人们对神鬼的盲目敬畏;哀叹世人的愚昧无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冷漠麻木。我更要赞叹,赞叹在世人皆醉的黑暗中独醒的鲁迅先生那份意识与伟大精神;赞叹他为了挽救如死灰的人心,站出来以笔为锋,攻击讽刺腐旧社会和面对他人讽刺攻击的勇气。

我很感谢,鲁迅先生在书里带给我们闻所未闻的’奇幻故事,和不曾了解的人情世故。我也很感谢,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带给社会新的思想,义无反顾地支撑起新文化的旗帜。即便是救人易,救心难。前路蛮荒,也要“横眉冷对千夫指”。漫漫修远,也要“俯首甘为孺子牛”。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散播到大众的心里。”是的。并且我想,到了大家“朝花夕拾”的年岁时,他的精神也依旧活着,火焰不灭。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5

“朝花夕拾”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儿傍晚拾起,因为这“朝”与“夕”之间的距离,一切过往的回忆便多了一分温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掩卷回味,耐人寻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这分温情来自鲁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爱的人。鲁迅对保姆长妈妈的回忆便充满了温情,由一开始在夏日的凉席上被挤得难以入睡对阿长颇有微词,还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后却因其设法买来《山海经》而大为感动,字里行间流淌着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深切的爱戴和怀念。那位“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的藤野先生,为“我”批改讲义,对“我”不再学医而叹息,并真心地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入中国。这份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对于留学于日本的中国学子鲁迅先生,该是多么的珍贵!

这分理性来自鲁迅对生活的体悟与思考。《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五猖会》中去看表演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失去了游玩的兴致;《琐记》中写道鲁迅先生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如此种.种,都表露出鲁迅先生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满。而面对医术极差却霸道十足的荒.唐“名医”和表里不一、阴冷自私的衍太太,鲁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动声色又激烈深刻地剥掉了“名医”那层虚晃无用的外壳、刻画出衍太太的丑恶嘴脸。

就像《朝花夕拾》的编者开篇说的那样,“记忆凝结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乐与压抑,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袒露,构筑起鲁迅最真实的心灵风景。生命因回忆而鲜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愿丢下的旧事,慰藉了精神,温暖了心灵。”

朱光潜先生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鲁迅先生于“夕”时拾“朝花”是距离与美的绝佳诠释,而如今我们读者借助书中的文字,唤醒的自身对于儿时趣事的怀恋,又何尝不是一种亲切的美呢?(憬曦)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6

朝花夕拾,就像是早晨的花朵,芳香扑鼻。到了晚上,再去拾起这朵花,这花肯定已经枯萎了。这一定非常让人感到这花在早晨的美好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书名一样。童年的往事,老了再回忆,也一定有情趣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有苦也有笑。但都可以留下无限的回忆。这就像《朝花夕拾》的文章一样,是一条回忆的长河。

这条回忆的长河里,眼前仿佛看到了鲁迅被他爸爸逼着读书的样子,十分的.令人着急。且小鲁迅为了背书,连五昌会怎么盛大都没有写。只写了父亲叫他背书和自己背书的情景,甚至连父亲为什么要叫他背书也没写。

鲁迅的童年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这样有些欢乐和无奈;既快乐又写涩味。七岁以前,是我最欢乐的时代,有时会被批评,但也非常的有花样,每个周末都过的不一样,非常的快乐。可一到小学,便有了补习班与作业,时间就少了,批评就多了。每次作业都会有错。这样,我就会开始向往小时候的时光。我那段快乐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童年的快乐,就让我想起了这本书。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我那快乐的时光。这朝花啊!就像这五昌会的快乐。那么,这快乐也就像那甜酸味,让人回味。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7

从小学起,我就听说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书,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翻开这本含着浓浓的文学之蕴的书。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后因家庭一次变故,饱尝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视。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当他目睹国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时,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文笔来唤醒国人的灵魂。回国后,先后在北京、杭州的几所大学任教。1981年,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写作生涯。

《狗。猫。鼠》这篇文章讲了自己不喜欢猫的原因。作者先用一大串道理写出了猫的可恨,又写理童年时猫吃掉自己心爱的小隐鼠的故事。说明自己从那时起见猫就打,最后又转了一下,写自己现在不打猫了,只是呵斥,又借机比喻了中国的官兵,批判了现实。

鲁迅仇猫的原因文章中说了很多方面:他幼年养的隐鼠,据说是被猫吃了的,虽然后来知道是长妈妈踩死的,但是仇恨猫的感情已经建立;猫在吃老鼠的时候,总是尽情地玩弄,类似人类的`幸宰乐祸、折磨弱者。而且猫的媚态是作者最为深恶痛绝的。鲁迅利用对猫的这种媚态的蔑视,嘲讽了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作者深厚的知识积累让人钦佩,渗透其中的对现实的批判更使文章充满斗争性,让人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8

《狗、猫、鼠》这篇散文出自鲁讯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多次阅读,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期望我的明白能够正确。这篇文章主要透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述来比喻某些人。

鲁讯先生在文中阐述了他仇猫——即不喜爱猫的原因。其时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歼笑。鲁讯先生说他厌恶猫的第2个原因就是猫虽然和狮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但猫却具有一副媚态,正同我们此刻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饰自己的某种本性,其是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他更加虚伪。猫平时总是吃饭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懒做的人,有东西吃就比谁都用心,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像广东话中的一句俗语:”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烂野。”鲁讯先生还告诉我们,老鼠中并非全部都那么厌恶,其实有写隐鼠很讨人喜爱,很有灵性,但却遭到别人的摧残,其实,人人都能够对这些弱小的生灵赋予一些爱心和同情,为什么有人就做不到?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这篇带有深刻寓薏的问张文章,虽说我不是受益匪浅,但是我却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字9

翻开鲁迅先生所著的《朝花夕拾》,《狗猫鼠》突然冲进了我的视线,引发了我无尽的沉思……

猫,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拥有锋利的爪子和敏捷的身手。但是《狗猫鼠》中,却被鲁迅先生写成了一种令人憎恶的动物。一是因为它捉住猎物后总是先玩弄一番,放走,捉住,再放走,又捉住……一直等到玩腻了才吃掉。二是因为书上不是说猫是老虎的亲戚吗?那它怎么还这么会撒娇呢?如果它的身体放大十倍的话,它还会这样么?定是要张牙舞爪的欺负弱小去了。鲁迅先生一直对猫这种动物不怎么待见,直到知道自己小鼠的死与猫无关后,才改善了点对猫的看法。再仔细思量思量,鲁迅先生是真的讨厌猫吗?我想,也不尽然,他真正讨厌的应是如猫一般的人。

猫这样的人,生活中也有不少,喜好玩弄他人,又欺软怕硬。

就像《水浒传》中的郑屠夫,欺行霸市,强抢民女,打着”镇关西”的旗号胡作非为。可却未料到被在此路过好打抱不平的鲁智深一拳就给打死了。

他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生活中的一些人,看到比自己弱小的人,就嘲笑、欺负人家;一旦遇到比自己强大、厉害的人,就赶紧去巴结,讨好。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两面三刀,与猫的秉性十分相似。

我们可不能成为这样的人,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不能嘲笑、欺负他们,要帮助他们,和他们友好相处;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时,不去巴结、讨好他们,要用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去对待。

我们要做不欺负弱小,不畏惧列强,不趋炎附势,不玩弄别人的人,做一个正直,善良,自己心目中认可的自己。

本内容由cx002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61390.html

Like (0)
cx002cx002

相关推荐

  • 杜甫传读后感范文 杜甫传读后感(7篇)

    杜甫传读后感是指读完杜甫的传记后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种感想可以是对杜甫这个人或事件的认识和评价,也可以是读完后的心理感受和变化。以下是有关于杜甫传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

    2024-01-12
    010
  • 呐喊的读后感 呐喊心得体会范文简短(12篇)

    “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等后,结合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等所产生的感想、启发或心得体会。它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提炼阅读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2023-11-20
    070
  •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范文大全(16篇)

    《林清玄散文集》是林清玄的作品集,收录了他创作生涯中的多篇经典散文。作品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独特思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感受林清玄的文学魅力,…

    2024-01-18
    030
  •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想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4篇)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对阅读蚯蚓的日记这本书后的感想和体会。以下是有关于蚯蚓的日记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1 生活的点滴都是我成长的记忆,《…

    2023-12-29
    090
  • 史铁生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

    “史铁生读后感”这个词的意思是:读完史铁生的作品后所产生的感想和启发。史铁生的书籍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创作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涉…

    2024-01-20
    000
  • 《平凡的世界》第一章读后感(范文20篇)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书中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

    2024-01-19
    0280
  • 活着读后感优秀 活着读后感400字(6篇)

    《活着》是一部描述中国历史变迁和人民苦难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的生存故事。其中,“活着”这个词在书中具有深刻的含义。 首先,“活着”意味着生命的存在。在小说…

    2024-01-26
    000
  • 丑小鸭读后感简短 丑小鸭读后感300字(9篇)

    《丑小鸭》读后感300字中的“这个词的意思”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才能准确回答。从你的问题来看,我猜你可能在写一篇关于《丑小鸭》这本书的读后感,并想要理解某个词的意思。不过,“这…

    2024-03-01
    0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