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关于科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科学教育一直是许多学校教育的重点,当然在科学教育中是需要小实验的。对于老师来说,进行科学小实验更需要教案的帮助,那么一份合理的教案该如何设计呢?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关于科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关于科学小实验教案设计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1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并对玩具及其他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意识。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玩具人手一个(有软性玩具、硬性玩具),其他各类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这里有很多玩具,想不想玩?

二、多次把玩玩具,感知玩具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

1、幼儿自行挑选玩具把玩。

(1)要求:

①每人只能挑选一件;

②用你的小手摸摸看,你拿到的玩具是怎样的?

(2)老师指导幼儿用各种方式知道玩具的软与硬。

(3)讨论:你发现你玩的玩具摸上去或碰上去是怎样的?(学习词:软软的、硬硬的)

2、幼儿再次玩玩具。

和同伴交换玩具,尝试多种感知。

三、学习归类

1、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软软的玩具有一个家,硬硬的玩具也有一个家,你拿的玩具是软软的就送软软的家,你拿的玩具是硬硬就送硬硬的家里。

幼儿送玩具,老师指导。

2、尝试给多种物品归类。

让幼儿观察老师准备的物品。

小结: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有些是软软的,而有些是硬硬的。只要用我们的小手去摸摸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送这些物品回家好吗?

活动反思: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2

设计意图

水对于每位幼儿来说对非常的喜欢玩,一次幼儿在洗手的时候,发现拿着海绵球在水池边玩。吸引了不少幼儿,于是我将海绵吸水的特性和水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幼儿了解海绵的特性,另一方面让幼儿利用海绵的特性来玩水,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盆水,空盆,海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摸起来软软的,坐下去压扁它,站起来变原样。(海绵)

(二)出示海绵,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海绵的特性。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海绵。

·摸上去不滑,用手捏一捏很软,而且能够压扁,压扁后能变回原样。

·看上去海绵中间有一个个小洞洞。

2、猜测今天拿海绵来做什么?

(三)出示一盆水,幼儿想办法将水注入空盆中。

1、提出疑问,幼儿猜想。

谁有办法把水注到空盆中?幼儿自由讨论。

2、提供材料—-海绵,幼儿尝试将水注入空盆。

不可以用手直接将水倒入空盆,只有海绵,你们有办法吗?

3、幼儿尝试操作,并说出办法。

幼儿操作时,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

将海绵放入盛满的盆中,吸足水后,拿出来,放到空盆并用手挤出水。反复操作,水就注到空盆中了。海绵的本领还真大。

(四)海绵的其他用途

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海绵都能帮上忙,比如:海绵拖把,海绵洗洁布等,它的作用可大,可多了。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3

活动目标:

1、区分上午、下午,并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上午我在干什么,下午我在干什么?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绿各一个小房子幼儿一日生活图片幼儿一日生活的课件

活动重、难点:

区分上、下午,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1、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大胖子醒了,二胖子醒了,高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2、公鸡喔喔叫,太阳出来了,是什么时候?(白天)

二、谈话导入

1、白天小朋友干什么?(上幼儿园)

2、上了幼儿园先干什么?(上课)

3、上完课了,我们坐的有些累了,我们要去干什么呢?(做早操)

4、做完操了,我们要干什么去了?(回教室)

5、这时候,我们觉得口渴了,要干什么呀?(喝水、看电视)

6、看完电视了,宋佳老师和大家一起干什么呢?(唱歌、跳舞)

7、这是,我们觉得肚子饿了,要干什么去呀?(吃饭)

8、吃完饭了,我们要干什么了?(睡觉)

9、睡醒后我们又干什么呢?(喝水、吃午点、滑滑梯、滚皮球)

10、玩的有些累了,我们去哪儿呀?(教室)

11、回教室干什么呢?(洗手、洗脸、喝水)

12、这个时候呀,你看谁来了?(爸爸、妈妈)

13、爸爸、妈妈接小朋友回家了,你跟老师说什么呀?(再见)

二、观看小朋友一日活动照片

1、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老师把它变在电视机里边了,你们想不想看呀?(想)

2、出示PPT,介绍幼儿在园活动情况,并用完整的话说

三、变魔术

1、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大大的房子)什么颜色的呀?(红色的,绿色的)

2、小朋友在幼儿园又是做操,又是滑滑梯,有这么多的事,现在呢?老师把它从电视里变出来,信不信呀?

3、依次出示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4、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上午小朋友上幼儿园上午小朋友在上课上午小朋友在做操

5、老师呀,告诉你一个秘密,睡午觉以前叫上午(把上午两字贴在红色的房子上),那睡午觉以后叫什么呀?(下午)

6、上午小朋友做了好多事情,下午,我们做什么了?下午小朋友在玩皮球下午小朋友在滑滑梯下午爸爸妈妈接小朋友回家

7、总结刚才,我们说了睡午觉以前是上午,睡午觉起来是下午。小朋友说说,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为什么呢?

四、送图片

每位幼儿一张图片(上午或下午图),先观察,再说一说,图片上的幼儿在什么时候干什么?(大生的告诉爸爸妈妈,说对的小朋友把图片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作为新手的我,在教学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我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以下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充分了解托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认识上午、下午的经验托班幼儿的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带领幼儿回忆一天的生活情况,上午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上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跳舞……;下午小朋友滑滑梯、下午爸爸妈妈姐小朋友回家……学生有一些了解,这就是本课的一个知识基础。

二、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框架

(1)学生的生活经验一般是感性的、点滴的,老师需要通过一节课把这些点滴有条理有层次地串联起来,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的框架。在这节课中,我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抓住幼儿感兴趣的图片,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结合下,认识上午小朋友在幼儿园干了什么,同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在逐步、具体的构建知识框架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幼儿认识下午。通过幼儿对上午的认识,大部分幼儿掌握了其特点,在表达下午小朋友将干什么时,不用教师提醒就可以较完整的说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点滴生活经验变成系统数学知识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上、下午在幼儿园分别干了什么。时间概念的初步建立,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活动中教师说出一个内容,请幼儿说一说是上午还是下午,但是笼统的描述孩子不好接受,感觉到区分上午与下午对于孩子来说有些难度,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区分,虽然告诉孩子们在睡午觉之前是属于上午,睡醒觉之后是下午,但部分幼儿不能够准确的说出来,所以活动中调整的活动形式,教师出示各种一日生活图片,请幼儿为图片区分上午与下午,这样孩子能够较容易的分出上下午。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4

活动目标:

1、在玩泡泡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体验玩泡泡的乐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五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已配好的溶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吹满泡泡的活动室。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泡泡乐园。耶!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它是怎样的?(看见了圆圆的泡泡)

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吹泡泡?师生共体吹泡泡(圆形的玩具)

2,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吹泡泡玩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老师依次出示吹泡泡玩具)

幼儿: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五角形。

老师:你们猜一猜,用这些玩具吹出的泡泡可能是怎样的?

老师:我们再去吹泡泡,用它们吹出的泡泡跟你们说的到底是一模一样的吗?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吗?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验证)

老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老师压扁其中一个再次提问,“这样的图形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原来啊各种各样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3、游戏:吹泡泡

老师:“你们还想不想玩啊?我们到外面去玩,看看泡泡在阳光下面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1、这一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

玩泡泡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经常吹,喜欢吹。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2、设下疑问,促进幼儿思考。

活动开始,老师便抛出了问题,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重在激发其探究欲望,使幼儿变以往的被动接受成为现在的主动思考。

3、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

这次科学探索活动,我们是分组进行的,每一组都有足够可操作材料,如吹泡泡溶液,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因此促进了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去进行探索。

4,教师作支持者、鼓励者、引导者。

在孩子们实际探究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没有亲自做示范,也没有老是在一个幼儿旁边转来转去或问一些没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遇到有的孩子想直接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时,教师便鼓励他自己反复尝试;遇到有的孩子总也吹不出泡泡时,教师便指导其怎样用工具蘸溶液;遇到有的孩子为新发现而欢呼雀跃,教师也拉着他的手一起笑……教师在这里是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也是一位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5,不足之处

老师对于空中的泡泡能引导幼儿观察,而忽略了在地毯上的泡泡,由于地毯的粘性作用,泡泡在上面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此时,老师可以让孩子观察躺在地上的泡泡都是怎样的,孩子们就能把不同形状的玩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5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6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操作,发现表面是圆的物体转动的时间比较长。

2、能运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并在活动后陈述自己的发现。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对蛋宝宝外形特点的认识准备

2、蛋壳、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玩蛋壳,并从中发现问题。

2、幼儿讨论:为什么蛋壳会转?(不一定要得出正确答案)

3、玩一玩,找一找:还有什么会和蛋壳一样转转转?

要求:找到会转的物体后找找它会转的秘密。想想为什么有的东西不会转,有的能转不停。

4、幼儿小结:蛋壳和圆积木会转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外形都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幼儿在认识了蛋宝宝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前知识准备。一定的活动积累,让他们对蛋宝宝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活动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动目的明确,只要幼儿参与动手,就能找到蛋宝宝和圆积木转动的秘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很积极,每个人都能动手操作,并讲述自己的发现。科学活动中采用幼儿熟悉的材料,设立简单易完成的探究任务,是比较适合小班小朋友的。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7

设计意图:

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幼儿对水的游戏非常喜爱.通过嬉戏、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经意中发现许多关于水的科学知识。本活动试图通过简易实验,帮助孩子了解简单的科学探究途径、方法,学习开展科学探究必要的记录手段,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

2.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整理箱中提前装好水。

2.石头、磁铁、乒乓球、积木等若干。

3.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材料的特征。

(2)设计游泳比赛的情景,请幼儿猜想、预测材料“跳人”水中的现象。“这么多的东西,要进行一个游泳比赛,它们跳到水里会怎样呢?”

2.简单操作,并记录。引导幼儿初步建立猜测、假设的概念。

(1)教师记录自己的假设,并详细说明怎样使用记录表。

(2)引导幼儿自己猜想、假设并记录。提示幼儿:“这些东西跳到水里会是什么样

的呢?我们来猜一猜。不要讲出来,先用笔把我们猜到的画下来。”(老师指导幼儿记录的方法。)

3.实验操作。

(1)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体验“浮”与“沉”的概念。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是否和我们的猜测一样。

例如:把一个积木和石头分别投到水里,请幼儿观察积木在水里是怎样的。“我们用一个词来说一一“浮”,表示积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石头是“沉”的,表示石头在水底下。

(2)鼓励幼儿用图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实验结果。

提示:将结果画下来,必须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来画。

(3)幼儿自由操作,并记录结果。

先记好的幼儿将记录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

4.交流实验记录结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与他人分享与交流)。

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记录。每一个符号表示什么。假设与实验是否一样。

5.教师小结。

(1)引导幼儿将猜测、假设与实验结果对照,强调记录的真实性。

(2)与幼儿回忆活动中自己的操作与记录。

6.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提出延伸问题。

请幼儿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幼儿把家里的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试试看,并尝试自己做记录,带来与老师、小朋友们分享。

设计评析: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所以他们常常停留于游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验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设计创设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积极、大胆参与和猜想、假设的空间。

小班幼儿记录的意识还未建立,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设计中提供的记录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支架。

鼓励学生尊重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互相学习。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8

活动设计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

活动过程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9

【设计意图】

植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漫天飞舞的柳絮、杨树、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也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它贴近生活。所以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3、培养幼儿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种子图片放在自然角中进行展览。

2、《种子的旅行》课件。

3、蒲公英、莲子、苍耳、豌豆、榆树、槭树、黄豆、红豆、绿豆等种子图片;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你们都去旅行过吗?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客车、火车)“今天呀,老师请来了一些好朋友,它们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请幼儿观看《种子的旅行》课件、图片,了解蒲公英。莲子、苍耳和豌豆的传播方式。

1、播放蒲公英课件后请幼儿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蒲公英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传播种子的。

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借助图片让幼儿了解榆树和槭树的种子长着果翅的特点,它们也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小结: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都有轻飘的特点,有些还有适合飞翔的绒毛或果翅等。

2、播放苍耳旅行的课件后请幼儿说一说:苍耳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苍耳浑身长刺,容易粘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去旅行。

3、播放莲子旅行的课件后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莲子会随着水流去旅行?

小结:莲子生活在水中,就顺着水流到远方去。

4、同样的方式播放豌豆旅行的课件。

小结:豌豆成熟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果壳炸裂开,把自己弹出去。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像我们常见的黄豆、红豆、绿豆等。

三、师幼利用图片共同小结几种常见种子的传播方式。

原来种子们有许多传播的方法,由于它们的外形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传播的方法也不同。像蒲公英一样很轻的种子,可以借助风的力量旅行;像苍耳一样身上长满刺的种子,可以借助粘在人或动物的身上去旅行;像莲子一样生活在有水的地方的种子,可以借助水的力量去旅行;像豌豆一样的种子可以通过太阳的暴晒,用自己的力量迸射出来去旅行。

四、游戏:“我帮种子去旅行”。

出示背景图,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种子图片粘到相应的背景图上,贴好后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贴。

五、幼儿讨论:种子为什么要去旅行?

引导幼儿了解种子旅行是为了繁殖后代。

【活动延伸】

在阅读区投放种子传播的图画书和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更多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以谈话提问的形式引出了主题,然后通过逐一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种子的外形特征及传播方式。在游戏中,又让幼儿对种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做做中主动学习,培养了幼儿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没能让幼儿亲眼看到这些种子的实物,如果那样会更直观的认识种子的外形,效果会更好!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10

活动领域:

中班科学

活动内容:

眼睛变魔术

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了中班的科学活动《眼睛变魔术》,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活动材料,发现眼睛的错觉现象。

2.能将发现的和看到的错觉现象,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3.感受错觉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发现图像的变化并用语言讲述。

活动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延伸至生活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教具:两组圆环组合图一幅;方格黑白图片一张;直尺一根;各种错觉图片若干;投影仪、电脑。

2.幼儿错觉游戏材料若干:小鸟和笼子、蜜蜂和花、鱼和鱼缸、蝴蝶和花、雨滴和雨伞、刺猬和苹果、青蛙和荷叶、等双面转片;陀螺、滚桶若干;动画小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爬呀爬。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爬呀爬的游戏吧!”师:”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了头顶上……”幼儿随指令马上指点相应得不同部位。

二、体会、了解眼睛的用途,感知错觉现象带来的乐趣。

1、师:”眼睛的用途非常大,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眼睛还看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错觉现象师:刚才小朋友都讲述了自己看到过的有趣的现象,现在我请你们来看一幅有趣的图,请小朋友睁大眼睛仔细瞧,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1)观察两组圆环,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初步体会错觉现象。

①图上有两组圆环,两组圆环中都有两个紫色的圆环,它们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一组圆环是以紫色的圆环为中心,外面的圆环一个比一个大,另一组圆环以紫色的圆环为最大的圆环,里面的圆环一个比一个小)

②将两个紫色的圆环重叠对比,是一个大一个小吗?

教师小结:由许多大圆环围绕着的紫色的圆环看起来比较大,由许多小圆环围绕着的紫色的圆环看起来比较小,通过对比得知,原来两个紫色的圆环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错觉,是眼睛给我们变的”魔术”!

(2)出示黑白格子图,请幼儿观察讲述。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线条有什么不同吗?教师用量尺验证线条,总结:原来线条都是平的,我们看到的线条变斜了,这也是眼睛在和我们变魔术。

(3)出示双面转片玩具。

①发给每位幼儿一个双面转片的玩具,请幼儿观察自己双面转片的图案,操作并观察图案的变化。

②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发现。并和同伴交换玩。

(4)为幼儿发放滚筒、陀螺、转筒等玩具,进一步体会眼睛的错觉现象。

3、出示投影,依次出示不同的错觉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讲述”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他们像什么?”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总结:这些都是错觉现象,是我们的眼睛在变魔术

三、出示教师自制的动画小书。

通过快速翻阅使幼儿体验错觉游戏的快乐,并将其引申至动画片的制作原理,感受错觉游戏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反思:

《眼睛变魔术》是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设计的一节科学教育活动。活动中,教师以轻松、愉快的”爬呀爬”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的进入活动状态,观察眼睛所看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在幼儿操作、观察、讨论的探究环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给了幼儿很大的空间和动手尝试的机会,并利用动画小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幼儿充分感受了”眼睛变魔术”的乐趣。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时时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把握好时机,积极地引导,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为幼儿探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有新奇的发现,获得情感和探究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各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自始至终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中,幼儿能够大胆操作游戏材料,勇于探索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新发现,充分感受眼睛所看到的错觉,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中也存在有不足,如在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时激发的还不够,提问的语言不够精练,对幼儿的回应上重复性的语言较多,需要进一步提高,使每位幼儿都能深入体会到错觉游戏带来的乐趣。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11

活动目标:

1、反此案陀螺转动时图案与色彩的变化,了解七种色彩快速旋转变成白色的现象,对旋转与色彩变化感兴趣。

2、尝试用不同的涂色方法制作陀螺,发展创造性思维。

3、探究陀螺原地稳定旋转的技巧,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彩色陀螺;火柴棒、圆形卡纸(标有中心点)、大头针。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欣赏彩色陀螺。

(1)师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陀螺的图案与色彩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了解七色光变成白光的现象。

(2)请幼儿分小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组织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1)用中心对称的方法在圆形纸上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

(2)先用大头针在纸的中心点扎一个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内。

3、指导幼儿设计制作陀螺。

(1)启发幼儿用七种颜色大胆地进行装饰,画出不同的图案。

(2)要求幼儿涂色均匀,不掺色。

4、组织幼儿进行旋转陀螺比赛。

(1)启发幼儿思考:静止时能看见的七彩色,为什么旋转起来会速度变快逐渐变灰、变白?

(2)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起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启发幼儿思考方形陀螺会不会旋转,鼓励幼儿到活动区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一同分享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这回,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一样?”孩子们的情绪逐渐高涨,此刻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变万化。有的转速较快,有的转速较慢,快速飞转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满意足才罢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随着陀螺的变化而变化着,平静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犹未尽的曲终人和……“老师,陀螺转起来没有颜色了?”“老师,陀螺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老师,xx转的时间很长,xx转的时间很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想想这究竟为什么呢?自己讨论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小鸟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来。

此刻,孩子们都成了研究专家,有的拿着陀螺转呀转,有的边商量边玩……望着这一切,我感触颇深:别小瞧一件普通的东西,往往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可贵之处。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12

设计评析: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所以他们常常停留于游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验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设计创设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积极、大胆参与和猜想、假设的空间。

小班幼儿记录的意识还未建立,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设计中提供的记录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支架。

鼓励学生尊重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互相学习。

活动设计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

活动过程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1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每人一瓶水、一瓶油、一根筷子、一张用油画棒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若干;海鸥头饰一个;图示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小海鸥:小朋友们,昨天海上有一艘油轮漏油了,漏下的油都留在了海水里,同时出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油、水的颜色,他们的共性——流动性。

2、出示图片请幼儿进行猜测,油到了水里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①油在水上面 ②油在水下面 ③油和水混在一起

二、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

1、请你去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

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不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小朋友们,你们猜对了吗?

三、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小海鸥:可是海上经常会有大风大浪,当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呢?请幼儿进行猜测

2、两名幼儿上前示范,用力搅拌油和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3、请所有幼儿操作:你也去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样?

4、 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就像海上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这次你们猜对了吗?

5、小海鸥:这些浮在水上的油把我们住的海水都弄脏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叔叔阿姨们现在把这些油都打捞起来了,海水又变干净了,现在我该回家去了!

四、延伸 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关于科学小实验教案大全,关于科学小实验教案设计的内容分享就到这了,大家还请酌情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内容由wuqi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5260.html

Like (0)
wuqiwuqi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育教案(通用22篇)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都是千差万别的。然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教师在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适当的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

    2022-12-02
    0210
  •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是不会骗人的,它的每一条公式对应的答案都是唯一的。接下来就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吧。 大班数学教案1 一、 活动目标 1、 理解5以内的减…

    2022-11-18
    0130
  •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那么身为一个语文老师,该如何把这种感情交给孩子…

    2022-12-09
    080
  • 绘本《小熊不刷牙》教案 小熊不刷牙公开课教案

    绘本故事《小熊不刷牙》是一本讲刷牙的重要性,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适用于所有家长和孩子的优秀绘本。那么老师该如何写好这本绘本的教案呢?觉得无从下手的朋友们,不妨来参考一下本期…

    2022-11-16
    0420
  •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教案 幼儿园交流类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展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编写教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又该如何写呢?接下来请一起来看看关于幼儿科学教育教案,幼儿园…

    2022-11-21
    0290
  • 小班教案《节约用水》 小班《节约用水》优秀教学设计

    地球的资源部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需要爱护环境,并且有节制地开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节约用水》,小班《节约用水》优秀教学设计。 小班教案《节约用水》1  活动名称: 做节…

    2022-11-29
    0210
  • 小班认识颜色教案 小班认识颜色优秀教学设计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案是:小班认识颜色教案和小班认识颜色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览借鉴。 小班认识颜色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我设计的本次活动“认识颜色”。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游…

    2022-12-01
    0330
  • 小学足球运球教案合集(精选11篇)

    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是体育课也同等重要,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意志等。在文化课提升的同时也要保持身体素质。那么体育课我们能做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

    2022-11-09
    0113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