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范文(10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是指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后产生的感想。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他用记者的眼光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讲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来写,可以是对书中人物、事件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风格的欣赏,还可以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思考和感悟等等。以下是有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范文(10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

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父亲一边翻弄着他那满满的大书柜,一边哼着这首经典老歌。

父亲是一名军人,书柜里大多都是和军旅有关的书籍。我顺着父亲理书的手势看过去,发现一本红色的书在其中格外耀眼,《红星照耀中国》,我喃喃自语道,轻轻取下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几天后,最后一页纸张也落在了书轴的另一边。我的内心十分感慨,一个个和蔼可亲的红军战士形象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与我年纪相仿的——“红小鬼”。他们大多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比富人家的孩子有志气。有一个孩子才十五岁,红扑扑的脸颊,时不时吸溜着鼻涕,他经常用袖子来擦,边擦边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副完完全全的孩童模样。可有谁想得到,他已经参军了四年!那时他十一,便扛起了保家卫国的枪杆,走过了红军的万里长征。

这些红小鬼们喜欢红军,也无限忠诚于红军。在西安府肮脏的监狱里,关押了200多名这样的孩子,他们无论受到怎样的拷问,仍然不屈不挠,忠心可鉴。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背后有着多大的信念和执着!我情不自禁地感慨起来。就像作者所想的那样,这些中国的未来——红小鬼,看似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却早已被战争磨炼成了能征善战的红军战士了。

彭德怀这个名字,在小时候奶奶就常常在故事里讲到他。我听了故事,便认定彭德怀是个很厉害,也很严肃的大人物。可对于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严肃的人。但是现在,我才知道,这位鼎鼎大名的红军战士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他十分喜欢孩子,常常有一大群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转。他会与这些小鬼头们一起谈论漫画,有时他竟然也像极了一个孩子,他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了背心,这让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

在百姓的眼里,他更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带着士兵们多年南征北战,与他们同甘共苦,参加过数十次战役,只为了让百姓免受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欺凌,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红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红军与老百姓一样,过着节俭的生活。他们会大量征收地主的税,但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他们都是以钱换物,因为那些税的一小部分用来行军打仗,其余的都是给了百姓。百姓爱戴红军,就算是饥荒,也愿意把家中的存粮给红军吃。因为“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中华儿女特别有志气,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足迹,凝结成了一颗颗耀眼的红星。

红星从一代代人的手中传过,此刻我也用双手接过了它。从此革命接班人的接力棒并交给了我们,学习红军思想,用心体会他们的初心,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让红星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上。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

1905年,斯诺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矿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6年6月,他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肃地区。在西北红色区域4个月的经历,给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半生的时间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这一经典著作。

《红星照耀中国》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神秘面纱,澄清了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流言蜚语。斯诺以四个月的经历为依据,用客观真实的态度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

有一次共产党开了联欢晚会,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一些高级干部将领同群众一起坐在草坪上,毫不在意弄脏了裤子,让草沾到身上去。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亲切和蔼。在这些领导人中我最喜欢彭德怀将军。他聪明敏捷,吃苦耐劳,还很活泼。既有身为将军严肃的一面,又有孩子气顽皮的一面。作为将军,彭德怀深得军心,非常有影响力。六千英里的长征旅途,彭德怀将军大部分是靠步行走过来的。身为将军,必定有马匹可骑,可彭德怀将军宁愿自己步行,也要把他的马让给走累的或受伤了的同志骑,不让一位将士掉队,可见其对将士的关心体贴。彭德怀将军有一件衣服让他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打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彭德怀将军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都不佩戴军衔领证,这就体现出将军和将士的平等,一视同仁。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真实记录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纪实经典。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一生,除了为欧美报刊写过通讯稿以外,她完成了十一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的。一九七一年回到瑞士以后,他还写了《漫长的革命》一书,由于抱病在身,没有作最后的.审订。可见,他把中国看得如自己的母国一样。

假如中国没有解放,还像从前那般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话,我们是不是像待捕的羔羊一样,颠沛流离,无处定居。而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红军为我们赢来的。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永不气馁,才能迎来这和平安宁的盛世。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周恩来……他们是一个又一个的领导人,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壮大了红军,造就了今天。他们身先士卒,与红军同甘共苦,不为利益,只为百姓们能够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不为功名,只为让中国人不再遭受别国人民的欺辱。红军战士们用他们的汗水,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胜利的凯歌。他们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争光。

我们要向红军战士们致敬!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向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领导人致敬!向无私奉献的人们致敬!红军战士宛如一颗颗红星,照耀中华大地,照暖了,老百姓的心灵,照醒了现代人的灵魂,让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世界,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付出我们的实际行动,让中国走上世界巅峰。

历史是痛苦的,历史是不堪回首的,历史是耻辱的,即便如此,这段历史我们也不能忘记,即使不会再次发生,我们仍要铭记历史,我们要背负着历史带给我们的耻辱,带给我们的教训,带给我们的光荣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这本书里一名美国记者——斯诺,给我们讲述了他在中国时发生的事情。他跋山涉水,找到了毛主席,并且打听了红军在这里的名声,同时听毛主席讲述了他生平的伟大事迹,斯诺知道了,红军的由来,长征的控股和艰难与国民党打仗时的战术与手段。斯诺在红军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同时对红军有了深刻的印象,开始简单的留念这里。

在地主阶级和剥削者眼里,红军就是无乐不作的坏人,天天坏着他们的“好事”,在农民和普通老眼里,红军就像整个世界的就行,不断帮助他们,为他们的生活打下了基础。这就是本书的重点之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眼中对红军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坏人眼里,红军是坏人,在好人眼里,黄金是好人,这就突出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红军的帮助下,人们会越来越好,不断完善自己,但是红军的帮助在坏人眼中变成了压迫自己的势力的力量,于是自己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接受了制裁。

毛泽东作为红军的首领,并没有高高在上,反而比普通人的生活还要简陋,红军不怕艰险不怕困苦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斯诺夜了解到了红军的真正内在,变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红军,拥有了红军的意志与信念,给毛主席和红军们带来了好的印象

红军就像红星,照耀着整个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

当我第一次见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时,就表现出了对这种有政治偏向的书的厌恶,而当我打开它时,我终于明白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色中国对中共各级领导人及农民、工人等民众的采访与观察,以及对红色中国的评价。

在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红军中的“红小鬼”。在红军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经历风雨,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斯诺遇见的第一个红小鬼是一个号手,只有十五岁,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带着一顶褪色了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的号手可是一点也不“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看起来精神极了。这样一位“红小鬼”却是已经当了四年红军的“老红军”了。这个孩子说他小时候被红军帮助过,那时他就发誓要参加红军。十一岁,他参加了红军,虽说只是吹号,但他作为一名军人,是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与精神啊!他的年龄与我不相上下,但是他做的事却是许多同龄人都做不到的,他们中的某些人还上前线打仗,冒着生命危险,他们也勇往直前。这样的“红小鬼”,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我最敬佩的历史事件就是红军的长征。红军的长征是迫不得已的,红军为了避免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向西北长征,分成了西、南两个纵队,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出发了。红军在努力下终于撤出了江西(主力部队),余下的部队则留在江西继续抗争国民党。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之后,就开始走向它历时一年的划时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本次长征共有两万五千里长,在这途中,有无数的困难和挫折,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们,然而红军一直在往前,从未后退。这也是红军的长征是军事伟大的业绩之一的原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此乃红军气概。恰如斯,他们才走完,六千英里遥遥长征路,虽坎坷崎岖,但他们终望见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那“正西风落下长安,飞鸣镐。”的战争年代,他们知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毛主席的誓言,亦是红军战士的誓言。

红星永远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考察、采访、记录红军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勇气、毅力的一本书。在记录长征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险。在这过程中,有不少人饿死,有不少人因为大草地而失去生命,也有不少牲口也在也起不来了。尽管过程艰难,6000多里的路程。红军依然坚持了下去。成功了,为了中国;成功啦,为了红军;成功了,为了和平;成功了,为了好日子到来。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诗是这样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我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带领红军顽强不息,与蒋介石抗争到底,才换来现在的中国的和平,需要那么多人的牺牲才换来现在的中国,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毛主席作为领导人,无处不关心同志们,对待老百姓们也是没有身份,没有架子,有亲和力,待人友善。红军们经常帮助老百姓,因此获得了许多民众的爱戴。在路上,老百姓们也总会帮助红军,就算仅剩一口米,也会拿出来帮助红军。军民团结的力量带来了中国的和平。

和平鸽代表着和平,但也有许多地方仍在继续开战,所以我希望和平鸽不仅向往着中国和平,也向往着世界的和平!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所著。斯诺于1936年6月访问苏区,客观、真实得向全世界报道了苏区,为中国共产党与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友谊打下坚实基础。

斯诺笔下,毛泽东是他塑造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他的笔下,毛泽东被写成一位有血有肉、和蔼可亲又不失缺点的政治领袖,当我想到他把HUNAN说成FUNAN时,我忍俊不禁。我们不得不承认,毛泽东对中国的革命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在这中间犯过错误。他幼年时的经历对他的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父亲是一位富农,但是他的父亲对他极其严苛,这使得他与父亲的长工组成了一个‘反政党’,而他父亲却是独裁者。

同学们,你们可曾听说过维新变法?听说过康有为?维新变法是由康有为领导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毛泽东就从中受到思想启蒙,开始崇拜康有为。之后,从多位教员中促进思想成长。最后,透过一些进步书籍,如:《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等,萌发加入共产党的念头。

故很多事情不要看表面,要深入了解。

本书的作者——斯诺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苏区,报道真实状况。他的精神值得敬佩。

这就是我的感悟,不知同学们有何见解?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8

很多人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会常用这样几个字眼来评价:“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等等。

斯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这我并不想详述全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红小鬼的话。当红小鬼给斯诺端来水,斯诺更正之前的“喂”的称呼,改称“同志”道谢,“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要知道,这些孩子当时只有大概十二三岁。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有着极高的信仰和信念,这些青年人作为长征中的特殊群体,用自己的青春视角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征程。我想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很大部分跟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为有数据显示,长征时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

曾经在《时代》上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中国“80后,90后”的批判,认为中国“80后,90后”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其实我想,在中国,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特定群体“80后或者90后”不关心政治。我所说的“关心政治”并不是指关心某领导人最近又亲切接见谁了,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大家在写思想汇报时,常写到“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其实我想,你那不是关心政治,是关心宣传。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与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在今天,这种天然的、自发的关心政治的人类本能成为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我想并不能归结为“个人觉悟”,政治环境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一个“无形保障”。

我想,红军长征期间,能够大量涌向这样一批的被后人所赞赏的青年,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造就了他们这样坚韧的性格。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9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著作,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小到强大和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发展历程。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历程。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并逐步建立起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却一心想要消灭红军。1930年5月开始对红军根据地展开围剿。在前四次反围剿中,红军都取得了胜利,但是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同志错误的思想和指导,把红军带入了绝境。关键时候,毛泽东等人在江西瑞金举行一次军事会议,决定进行撤退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红军队伍分成了西进、南下两个纵队,同时攻打国民党军队的防线,打通了向西和向南前进的’道路,开始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途中,红军历经千辛万苦,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经历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许多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走过了金沙江、雪山、草地等艰难困苦的地方,终于到达了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接下来,红军要面对的是如何建设好根据地,团结带领当地老百姓参加革命斗争的问题。他们对红军战士进行政治教育,创办红军剧社,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苏维埃社会,不断发展壮大。

《红星照耀中国》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这本书里记载的故事和人物所展现出的信念坚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自信乐观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不仅照耀了中国,还照耀了世界,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

合上书,闭上眼,八十多年前那位异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巨作《红星照耀中国》,把我带回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那一段惊人的行走,仍历历在目……

大渡河上,红军战士在铁索上艰难地爬行。枪林弹雨中,不断有战士中弹跌落,湍急的河面上翻滚着红色的波浪。没有一个人后退,没有一个人胆寒,前进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哪怕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打通这条生死通道,把红旗插到对岸,让它高高飘扬。那些即便经历险境,也从未动摇过的信念,那些牺牲自己保全他人的高尚心灵,我们不能忘记!

莽莽草原,永远有无尽的危险。黑暗中,不起眼的’沼泽地瞬间就吞噬掉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草丛中,一支利箭刹那间就射穿战士的咽喉。这条路上,不断有战友倒下就不再起来。尽管如此,依然有激昂的战歌响起,激励着战士们相互帮扶,一路向前。团结就是力量,当所有力量汇聚在一起所创造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

茫茫雪山,风裹着雪粒怒号着,向衣衫褴褛的战士们扑去。没有食物,就吃草根、皮带、鞋帮子;没有水,就把雪团子往嘴里塞;没有路,他们就斫下长长的竹竿,放在弯弯曲曲的没过腰身的泥水中,铺成过道。没有什么能阻止红军前行的道路,困难不能,敌人也不能!于逆境中拼搏,无畏艰难险阻也要达到目标,这样不屈的灵魂,我们不能忘记!

“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中国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为了一碗饭,而是一些为争取胜利而自杀的青年。”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心安理得地学习,当我们享受着现代生活的舒适与富足,当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弹起琴,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身而出。

那些在烈火中永生的人,我们要记在心里;那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要更加珍惜;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也要像他们一样,坚定地回答:我在!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cx002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44845.html

(0)
cx002cx0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