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是指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后,对历史、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感悟和体验。它通常包括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应该具有真实性和个人性,通过参观旧址,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四军的历史和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小编将给你带来一些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的分享,如下: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1
7月份是公司”党建月”,7月18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参观句容茅山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接受。旨在通过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了解新四军的历史,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的传统,为公司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大家来到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6个展厅、和一个将帅馆。当年新四军战斗和生活用的实物,将帅们可敬可佩的照片,一件件一项项都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无法真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同样能够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我们将会尽自己所能去做好各项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这些革命圣地,承载了历史烟云,传承着深厚的爱国情,通过这次参观,党员们亲身踏访革命圣地,追随前辈足迹,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先驱们为中国革命无私奋斗的光辉历程,培育了深厚的爱国情,加强了党性修养。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和践行”铁军”精神,在汲取知识和文化的同时磨砺自己的意志,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拼搏,肩负起强盛中网的重任。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2
搪瓷杯子,杯上的烤漆掉落了。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很少有能吃饱肚子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不知饥寒为何物,那时的战士们,饥寒交迫中依然挺直腰杆与侵略者战斗。食物匮乏,皮带野草树皮都成为了食品。然而因饥饿而牺牲的战士们依然有那么多。
馆内有许多壁画,形象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场景。战争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美化的,它是残酷的、是激烈的、是无情的。它可以随意夺走一个人的生命,轻松地让一个家庭陷入痛苦,令整个国家混乱动荡。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人为造成的灾难,其结果谁也无法预料。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不愿看到任何一个灿烂的生命在战火中陨落。
烈士的姓名,可考的抑或不可考的,皆被庄严地镌刻了。历史值得铭记,英雄更应当铭记。一个缺少英雄的民族,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是不能够长久的。冰冷的石碑上刻下的姓名,背后也曾是一副副血肉身躯。血肉之躯,钢铁意志。他们是决绝的,是骄傲的,是充满信心的。就像浮雕上刻画的’那般,此身既付国,便不再回头。
新四军精神,”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精神,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就是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在一个新的、没有战争的时代,这样的精神似乎有些”过时”,然而时代更迭,这样的精神应该与时俱进、被赋予新的内涵。
现在的新四军的精神,不是冲向战场奋勇杀敌,而是勇敢顽强,努力拼搏;不是吃糠咽菜,过苦日子,而是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百折不挠,我想这些,应当永远不会过时。
“中华儿女们记着,你们的幸福是用血换来的!”
人生有很多事可以忘记,有些事莫敢忘却。伤疤纵然好了,疼痛依然留在那里。铭记历史、感怀先烈、居安思危、发奋图强,我想这正是我们要做的。
离开新四军纪念馆,士兵铜像依然高高矗立,号角声如在耳畔,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3
上周日,我随作文班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温州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的自然馆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大海螺令我印象深刻。大海螺的大小是普通小海螺的60倍左右,你把耳朵凑过去听,就能听见和心跳一般的声音,好像是她真的有一颗心脏。此外,自然馆里还有一条假的“无身大头鱼”。他是谁呢?原来他是翻车鱼,我六岁时在电视上见过,比这里的`还大,他全身绿,上面有许多小花,像是春的草地。
走进陶瓷馆,里面的陶瓷人都很逼真,因为都是出土文物,很多陶瓷人身上都能看见历史的痕迹——没有了手臂。其中有一个陶瓷人遗失了手臂,她衣着长裙面带微笑,我猜得出来,她是一个正在跳舞的女子。
继续走到临展馆,里面有辆永久牌自行车,听说汽车没有出现之前,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很时髦的。我研究了一下这辆自行车,和现在的自行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自行车附近还放有一台黑白屏的电视机,以前没有彩电时,谁家里有一台这样的电视,四面八方的邻居都会拿着小板凳过来观看电视。
出了临展馆,我继续往前,直到看完了整个博物馆。我觉得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还是一个能长知识的地方,以后我要多去博物馆。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4
今天一早本团队全体成员乘坐火车奔赴。
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该馆的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该馆由主馆区、建军广场(大铜马)、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三部分组成。
通过今天一天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实践和学习,在经过我们团队内部人员的积极探讨和与导游和其他游客之间的交流。我们对新四军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就来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青年志愿者总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天的成果。
三、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此间的“皖南”即指事变发生地区:“x南部”,而新四军则是指中国共产党辖下;由叶挺、项英分别担任正副军长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的该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共产党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一般认为,此事件原因为稍早两党军队的军事冲突——黄桥事件。
四、新四军军歌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5
5月23日星期四,我们二年级段去天童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活动。
一大早,我们就到了教室集合,然后在老师和志愿者家长的带领下上了大巴。在车上,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到达了了目的地。在教官的带领下来到我们206班的活动地点后,就开始第一个项目:搭庇护所。教官先给我们讲解操作了一遍后,我们就分组自己动手了。我们先用两根竹子交叉,用绳子绑住再用一根竹子架在上面打个结,然后把这三个竹子固定在地上,接下来就要把布盖上,布和竹子也要打结绑住,这样一个简易的庇护所就完成了。我还迫不及待地爬了进去小息一下。完成了第一个项目,马上就进行第二个项目—简易水过滤装置。我们把事先装备好的3个矿泉水瓶拿出来,在教官的指导下完成了这个项目。
很快就到了中餐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各种零食和丰盛的午餐,开心的吃起来了。爱心的家长们还给我们准备了解渴的`西瓜。吃完午饭马上就要进行下午的两个项目了,分别是包扎和制作简易担架。虽然下午很热,但同学们还是非常热情的完成了所以项目,班级之间还进行了友谊赛。很快这个的研学活动就结束了。
虽然今天天气炎热,但我们激情高涨,克服了酷热带来的种种困难。也感谢老师和家长们的细心照顾,给我们拍了那么多的美照,让我们过了一个既充实又愉快的一天。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6
今天,我怀着激动而又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因为我们学校今天组织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
早上八点半的时候我们坐上了大巴车,第一个到的地点是汉光武帝陵,踏进汉光武帝陵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神兽像,这座神像有着狮子的头、鹿的耳朵、蛇的舌头、鹰的翅膀和牛的尾巴,更奇葩的是这座神像的前爪是老虎的爪,而后爪则是狮子的爪,虽然说这座神像的样貌比较奇怪,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吉祥物。
在这个地方不仅有这一做吉祥物的雕像,还有一个神奇的碑洞,在这里有中关碑的传说。园中有很多隋唐古柏,拔地通天、蓊蔚肃穆,它们巨大的轮廓形成了清晰可辨的人形卧像,看起来真的是壮观至极,令人震撼。在参观完了汉光武帝陵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结束了汉光武帝陵的参观后,我们又踏上了新的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扬丰园,到丰园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中午了,因此我们就在那里吃了午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原始、近代、现代的农具文化,并且还参观了有机蔬菜和无公害的蔬菜大棚。这里还有许多的小动物,比如兔子,鸽子和孔雀。
参观完之后我们就在门口集合,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开心,今天的旅程就愉快的结束了。
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心得体会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本内容由cx002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3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