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一学期来,我和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片快乐的绿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着,下面也让我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
一、活动情况
(一)七年级开展了以“童年岁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调查、对比、制作“童年岁月卡”、成果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换来的。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亲节,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树立远大.想,勤奋学习,我校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以“母爱无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全校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走进父母、主题征文、致母亲一封信、我为母亲做件事、主题汇报演出等五个阶段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还让学生收.、利用信息能力、规划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学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知识的学科,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扬个性,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他们已由衷地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说到要上综合实践课,大家都乐了……这些都让我感到欣慰。
二、点滴经验
在专家们的多次专业引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成长着,下面是我这学期来认为比较有成效的几点做法:
1、以前在写活动方案时我只写出活动总目标,没有再细化到每节课的目标,这样导致老师上课时目标不够明确,上课内容较零散,没有突破重难点。发现这个问题后,这学期每节课上课前我都在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具体的备课,对每节课的活动目标、学生主要活动、教师指导要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虑,并书写在笔记本上,也因为我这样做所以觉得现在每节课上起来更顺手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也能在每节课都能有所获。
2、以前我常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这学期来我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写好“活动记录”“信息卡“考察记录”等,在上课前我都先把孩子们的这些作业收上来批改,从作业中我们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那么就有利于我们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指导。
三、我的困惑
学生的作业经常要催怎么办?
虽然在课堂上自认为已经把作业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强调要按时完成,可每次去收作业都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一催再催,虽然我也.用批评加激励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学没完成,有时去催作业,其他老师常会说:“语数作业能保证完成就了!”我也无奈地笑笑,孩子们可能也是这种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业不完成老师就更难上课了。这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思路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喜有忧,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今后,我将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理论引领,向专家请教,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大胆创新和实践,多反思和总结,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爱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2、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其他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探索一条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之路,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短短五个月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可是这对于我们初始者,确实很难。
从四月份开题以来,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了让课题得以顺利实施,
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出来具体有以
下几方面: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并积极组织实施,制订新型评价体系。
一、组织培训,理解课程新理念
从开题以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理论学习。而理论学习的资料来源是大家上网查寻,或者找有关书籍,课题组成员人人一份讲稿,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借用别人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头脑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使课题组成员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
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因此在活动时要处理好以下方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要求教师的指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定,不等于统一要求。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
为了要突出学生主体,我们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我们的教师则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推进
早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之前,学校就以劳技课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有专任教师负责,进入新的综合实践课后,各科组从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变革尝试后,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为主体,同时,通过各学科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一)以校为主,自主实施,发掘地方资源
在研究课题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学校不只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作为一种任务来抓,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本地现有资源和学校实际,有目的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发过程中,专任教师和各科教师根据这一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我为取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利用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了以环保和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搞活了这一课程的实验。活动内容有《感恩的心》,《感谢老师》,《塑料袋沉重的包袱》,《校园绿色设计》,《保护水资源》,等等。此外,学校还充分挖掘家长和学生中的人才资源,很多教师在实施综合活动过程中将家长请到学校,请进课堂做孩子们的指导教师,同时发动学生收集当地一些教师不够了解的资源信息,整理开发,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我校的特色,学校还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的特色,学校还鼓励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讲座,不断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二)深入与探究,课程整合
1、综合实践课是一种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个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不断改变学生“等、靠、要”的学习陋习,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求每一个活动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要素间的整合。
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只是为完成上级课题任务而设置,同时也不仅仅为了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而活动。为了避免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出现重复交叉,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科中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组合,统筹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一个活动多方面收获,同时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渗透到学科中,使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综合与延伸,使有关学科教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达成。
三、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对评价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难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一条多方位、立体化,适合师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开发能力,指导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资料的整理能力来进行评价。采取教师自评、评审小组与学生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态度与情感、研究能力、学习方法、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我校设计了多种表格如:活动记录、实验记录、调查表等。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档案袋评定。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调动了学生课余进行研究的兴趣,提高
了学生参与意识。同时,在评价中重视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虽然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教师的知识素质,及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策略问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校本开发问题,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因自身素质不同,爱好不一,而造成参与的程度问题。
虽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驶入我校的快车道。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也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校长室的支持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分两条线进行:教务处、教科室领导学科组,以学科组为单位,挖掘活动素材,每个备课组统一领活动的题目,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开展活动;德育室指导班主任,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开展活动。一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丰富,秩序井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成功做法
与学科整合,开展有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务处、教科室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引导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与丰富的学科知识、整合,挖掘学科内容中的素材,再进行拓展、提升、重组,形成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政治学科组每个年级都有综合实践活动,初一年级的《少年壮志不言愁》、初二年级的《我为环保作贡献》、初三年级的《告别陋习走向文明》,都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初二年级开展的《我为环保作贡献》,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环境知识,了解国家立法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然后组织学生听“保护环境”的专家讲座,让学生查找危害环境的事例或保护环境的措施,组织学生参观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这次活动物化的成果是令人欣慰的,有学生自制的环保宣传小报,学生的调查报告,学生绿化校园的金点子……
语文学科组先后开展了《黄河·母亲河》、《走近中华文化名人》、《成功的秘决》、《指导学生自编作文选》等活动,如《成功的秘诀》将语文与历史学科、社区活动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调查身边成功者的经验,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了学生查找的丰富的关于历史上许多名人成功的资料,学生的研究报告,开展活动的老师告诉我们“学生在活动中,收集到了写作的第一手资料,学生写的活动类作文或实验报告优秀的文章竞达90%,作文中学生都提到本次活动对自己的启发很大,觉得自己要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这次活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数学组开展的《梨庄中学初三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将统计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率分布等初三的有关数学知识与本次活动整合,学生走出课堂与医务室联系,走出校门,采访初三学生家长,让单一的学科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等的了学以致用的道理。数学组联系数学中的统计知识,还开展了《数字的力量——有地震的省分》,这次活动除了与地理学科整合,活动中学生制作三防知识的展报,“地震专家答记者问”的小型记者招待会又是与美术、语文学科整合。《了解足球运动》、《身份证号与学籍号》也是数学学科组的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
物理学科开展的《城市噪声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将物理学科的声学知识与人防、环境、政治学科整合,麦当劳、商业大厦、火车站、游戏厅都留下了梨庄学生探究调查的足迹。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化学学科组先后开展了《酒与生活》、《茶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酒与生活》的活动,与乙醇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让学生了解酒的历史,酒的危害,关于酒的诗文,还让学生走进社区宣传酒的危害,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历史学科开展的《对联、诗词帮助你学历史》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整合,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分析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美术学科开展的《展示我们的风采——校服设计展示》与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密切联系,了解中国的民族服饰特点,中国服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美术老师担纲的综合实践活动却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英语学科先后开展了《寻找未来》、《中西礼仪调查》、《中西饮食文化比照》活动,信息技术开展的《电脑——新科技》、《我的小报》活动,都深受学生欢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各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来开发,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走的是一条科学高效的路子。
以德育渗透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室领导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从校内、德育实习基地到社区,它们是德育教育的网络,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网络。先后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红领巾义卖会”、“成长的脚步”、“我跟爸爸妈妈上半天班”、“走进人才交流市场”、“我爱无锡”、“我做安全小卫士”等活动。
不少活动历时长,收效好。如“成长的脚步”就是从20xx年5月至20xx年9月,有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假期中进行的。活动内容涉及无锡历史知识探究,有关生物学知识,活动中学生骑自行车到吴文化公园并进行为期两天的夏令营,夏令营活动中穿插了烧饭洗衣比赛、联欢晚会、参观奶牛场等活动,整个活动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胆识,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生活的自理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我爱无锡”是一个系列活动,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无锡的资料,图书室也开出有关无锡历史、风景名胜、风俗人情的书目,供学生查阅,了解无锡历史和现状后,德育室安排外出考察活动,在这次活动,学生考察了龙头渚公园、灵山大佛、薛福成故居。“我做安全小卫士”的活动中,德育室请交警以不同形式3次为学生讲交通安全的知识,学生以“梨中小卫士”的身份先后三次走上街头参加交通协勤,在活动的结束阶段,举行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知识竞赛。一次次的活动,德育渗透是主旋律,在活动中又总伴随着学科知识。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社会、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
二、不足与思考:
1、学科间的不平衡。语文、政治、历史、化学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扎实而有特色,为学生喜爱,有些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需改进。
2、教师间的不平衡。我们发现一些热衷于教研的老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好,对学生有益的影响也大。下一阶段应在鼓励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上多下功夫。
3、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中期督促和中期评估不够,下学期,将在如何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评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如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价上多下功夫。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4
10月30日我校四位老师参加了由区教研室组织综合实践大家学堂,听了专家讲座,深有体会,特做如下总结: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给新课程带来了新鲜气息。这门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在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区教育局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努力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践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着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中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本学期的实际操作中,我们本着“以点带面、以高促低、以小促大、小步走、快步跑”的原则,努力酝造学科氛围,共同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基础,下面就本学期以来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领导重视、充分准备、全面实施
面对综合实践新课程的实施,大家都感到即新又难,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为了开好这门课程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副校长主抓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德育、科研三级管理之中,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科组,指定了科组长,制定了年度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与实施计划,纳入了课程管理,并组织科组老师开展学习、理解、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方法、要求和具体实施细则等内容,为课程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我校实施的“集邮”在各年级开展的实践活动都极大的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新课改的落实和深入实施打下了基础。
第二、落实课题、主抓课堂、探讨模式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是开展实践的主课堂,为了搞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科组明确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内容。具体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角色定位,落实了初中开展以综合实践课本为主的小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课研究等探讨模式研究的教学活动,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载体,不断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坚持“以点带面、以高促低、以小促大、小步走、快步跑”的原则,以点带面、以高促低、以小促大就是以研讨课、示范课为范例带动一批教师快速入门,上好综合实践课程,本学期我们共开设了2节综合实践研讨课、示范课,以不同的课型探讨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师们的视野,增长了教师们的知识,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技能,促进了综合实践课的良好发展。
第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学生的必修课,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本学期,我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同学们通过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认同自己,彰显自己,开展邮品展览大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同时通过邮品了解历史。第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们经受了许多锻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这一块,基本上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师生都感到困难很大。在本学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一报、二审、三指导的原则,通过报、审即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指导他们修改课题或修改研究方向,使每一个研究的同学,都明确自己要干什么,研究什么,及时解决申报过程中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开题指导,规划指导,实施指导,使学生在研究中不断的实践、修正、再研究再修正、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使每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能正常开展,绝大部分同学顺利结题,获得学分。
第五、认识上的误区和存在的不足
其一、 师生在认识上的误区:
学生认为:
① 无非是课本学习中的问题讨论;
② 是学习中的补课补差;
③ 搞研究太难,无法做,也不可能做;
④ 搞活动好玩,混点学分也好。
老师认为:
① 上好教材就行了,不需要搞什么研究性学习;
② 怎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
③ 高中学生搞什么研究,不如用来补课。
其二、 指导过程中具体操作困难:
① 有的老师没有具体的规划、设计,对学生不能具体的指导;
③有的老师主要用来补授本学科的教材内容;
④有些学生学习盲目,行为随便,想轻松,随大流。
其三:老师指导的能力与指导方法
能力方面:有的老师从没研究过什么,平时教学中也少有深入研究、探讨,自我进修不够,所以对这门课程较难把握。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划,没有对要指导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
指导方法上,有的老师基本上没什么方法,要么全讲,让学生抄;要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去乱做一通。
2、有关对应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总的策略是及时发现,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首先,在全校会议上及年级师生会上多做宣传,谈新课改的观念,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方法。并参照要求及其他学校的经验,及时拟定活动全程的管理与实施计划。较全面、系统地规划研究性学习的操作内容,具体要求、注意问题。领导、教师人手一份,充分学习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师生报课题,具体操作程序指导等方面,我们进行及时的调整,指导和有效安排。
在各科组老师申报课题前,召开科组长会做解说,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发动每位老师,积极申报课题。然后汇集课题公示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选择。这期间,各科老师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学生选题报名后,再汇总,发现有不妥,再及时交谈,耐心指导,宏观调整,让绝大部分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研究学习的专题。
其次,操作过程中,学校保证课时安排和资金投入。每年确保学时。这样一来,老师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学生的课题学习与研究。
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绝大部分师生都积极认真的、不辞辛苦地参与。参观考察、了解访问、资料收集、社区劳动等。老师和同学都付出心血,也收获了果实,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活动,一起成长。当然,我们还有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学习研究中的时间观念,活动中的原始资料积累,老师指导水平的提高及指导系列的完善,实践活动的广泛性与深入性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共同成长的平台,让我们在新的教与学中一展身手。我们今后将不断探讨,不断发现;我们也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为新课程改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5
我校自20xx年9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全新的课程逐渐为广大老师所认识。回顾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的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接受综合实践活动,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综合时间活动的热情高涨,活动对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先天的优势,作用不可低估。学校领导层也认识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室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最好体现,决定把它作为整体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抓手。
一、具体做法:
20xx年9月份,学校委派初中部有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班,对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很快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小组和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并送到先进学校现场观摩,增加感性认识。
20xx年9月中旬,课程正式开始实施,学校在全校师生范围内进行了动员,强调它对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成长,个性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出于慎重实验的考虑,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推进规划成三年计划,第一年在初一部分班级试行;第二年在初一全面展开,初二部分班级实施;第三年覆盖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在初三进行试点。在20xx学年度,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成立了“初中生早餐调查”“某型模型火箭留空时间的研究”“水资源的调查”“汽车你,我,他”“珍爱我们的家园”等重点课题组,安排专人蹲点负责指导,期望通过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一些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要逐步推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①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培训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期望产生“裂变”效应。对于重点教师的培养,学校应在财力、物力、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扶持。
②坚持领导蹲点制度。活动初期,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是非常的充分,工作不够主动积极,教学组织上往往也是无从下手。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坚持领导蹲点制度,加强对有关部门教师的监督、管理、指导和帮助。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做好大持久战的准备,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第一学期,由于无论是组织者还是教学管理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理解不深,总是为课程资源的匮乏而苦恼。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不必抱怨学校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底蕴的不足、学校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不足,农村自由农村的优势,更何况,如果我们放眼整个无锡,我们咳利用的资源真可谓源源不断。
3、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否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师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多种可行的形式,能否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今后阶段的研究重点。
4、课题的选择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开始我们显得比较茫然,有些课题离学生太远,很难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恰当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虽然理论上讲,课题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手中,但实际上,初期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取得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具体由初中部负责实施。20xx年9月份以来,初中部有关同志认真组织有关同志参加有关培训,查阅相关资料,到部分学校学习取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初中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学校层面的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步骤,建立导师组,成立课题组。一年来,学校有多人的设计方案获锡山区以上奖励,王伟亚老师的《初中生早餐调查》获无锡市一等奖,刘虹老师的《水资源的调查》获无锡市二等奖,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获无锡市二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抵触转变为喜爱综合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一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广大教师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扎实的工作,培训更多的老师参与这一课程,着力解决诸如制度保障、经费支撑、时间保证、质量控制等诸多课题,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推向新的高度。
20xx年9月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
无锡市胜利门中学自20xx年实施课改以来,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七至九年有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就我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希各位领导和专家不吝指责。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组建由学生为主体的春蕾文学社和小记者班,利用节假日及学校大型活动期间,进行采访及组稿,编辑学生自己的报纸、文集,在校内外发行,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与理、化、生学科的紧密配合中,通过对理、化、生知识的系统了解,自行设计相关有益的实验观摩活动方案及趣味知识竞猜等活动,帮助学生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促进了理、化、生学科的健康发展,并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和探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设想,从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确立了“主动探究,主动展现,主动构建”的课程目标,奠定了学好理、化、生知识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使胜利门中学的理、化中考成绩一直领先于市内同类学校。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对八、九年级的学生,开设对家乡水资源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家乡水源质量的变化和追踪调查污染源,结合理、化、生、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和具体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防止水源进一步恶化的方案和措施,设计未来处理的崭新设想,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家乡水源的综合利用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清洁水源的蓝图,颇有新意。而后又带领学生去市芦村水处理厂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家乡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和处理后达到的效果,亲眼目睹了处理生活污水的各个过程,增进了理性知识,为探究性课题注入了具有现实性、科学性的活力。通过参观活动,学生还对厂方交与一项任务大感兴趣,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就是水处理后留下的固体污泥如何进行综合利用?回来以后,学生们设计了不少的方案,进一步加以论证,准备将这些原来只能放到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处理的污泥用于种花、用作某些植物生长的基肥等,又一次为学生对新课题的探究开拓了新视野,引发了他们美好的遐想。
如历史学科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学生学习东林先贤的爱国精神,亲临东林书院旧址进行实地采访和参观,对进一步理解东林精神增添了不少新的材料和内容。并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当时东林先哲们提出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到了深刻理解和深层次的探究,激发了学生认真读书,长大报效祖国的积极性。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利用秋游之际,在综合活动基地开设亲近大自然的活动,通过各类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活动,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光荣观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扬和提高,使教育寓于活动之中的理念得以进一步的证实,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
我校在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中分层次开设了手工制作、手工编织的劳动技术培训。利用有限的工具、场地、时间,使学生动手机会得以落实,使学生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简单的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精心制成了许多与其幼稚年龄不相符合的精致作品,展示了新一代学生的风貌,使执教的教师们欣喜地看到祖国花朵的聪颖和才智。学校每年开展的校园艺术节活动期间,总有许多学生踊跃参与,呈送大量有学生自己动手制成的作品,吸引着众多师生的眼球,展示了学生们动手的才华。今天在胜利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板上的各类作品仅是许多优秀作品中的一角。数量虽少,但它确实充分体现了胜利门中学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显示了胜利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迈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任重道远。但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各兄弟学校专家、同仁的悉心指教;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在新的一手中,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愿综合实践活动永远充满着绿色的生命力。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通过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要突出学生主体。当然,要在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可是这对于我们初始者,确实很难。
开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了让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并积极组织实施,制订新型评价体系。
一、组织培训,理解课程新理念
首先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而理论学习的资料来源是大家上网查寻,或者找有关书籍。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借用别人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头脑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使大家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因此在活动时要处理好以下方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要求教师的指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定,不等于统一要求。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完全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把课程及其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为了要突出学生主体,我们在活动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
评价,都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我们的教师则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
(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推进
(一)以校为主,自主实施,发掘地方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学校不只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作为一种任务来抓,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本地现有资源和学校实际,有目的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发过程中,专任教师和各科教师根据这一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我为取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利用地方,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了以环保和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搞活了这一课程的实验。活动内容有《感恩的心》,《感谢老师》,《塑料袋——沉重的包袱》,《校园绿色设计》,《保护水资源》,等等。此外,学校还充分挖掘家长和学生中的人才资源,很多教师在实施综合活动过程中将家长请到学
校,请进课堂做孩子们的指导教师,同时发动学生收集当地一些教师不够了解的资源信息,整理开发,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我校的特色,学校还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的特色,学校还鼓励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讲座,不断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二)深入与探究,课程整合
1、综合实践课是一种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个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不断改变学生“等、靠、要”的学习陋习,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求每一个活动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要素间的整合。
2、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只是为完成上级课题任务而设置,同时也不仅仅为了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而活动。为了避免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出现重复交叉,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科中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组合,统筹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一个活动多方面收获,同时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渗透到学科中,使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综合与延伸,使有关学科教学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达成。
三、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对评价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难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一条多方位、立体化,适合师生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开发能力,指导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资料的整理能力来进行评价。采取教师自评、评审小组与学生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态度与情感、研究能力、学习方法、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我校设计了多种表格如:活动记录、实验记录、调查表等。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档案袋评定。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调动了学生课余进行研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同时,在评价中重视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虽然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教师的
知识素质,及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策略问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校本开发问题,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因自身素质不同,爱好不一,而造成参与的程度问题。
虽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驶入我校的快车道。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本内容由iword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3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