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大全

编写教案不仅有助于新手老师积累教学经验,还能让老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中班数学教案如何写?觉得有些无从下手的朋友们,不妨来看看本期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大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大全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①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②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③分别出示物品图,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④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添加语气词的唱法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2、运用”重组法”改编歌词,并能大胆的唱出新歌词。

3、敢于迎接绕口令的拗口和歌词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绕口令《数一数》。

2、歌词大图谱一份,小图谱3份,操作板3块,休止娃娃和花、云朵。

3、幼儿已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语气词。

活动过程:

一、练声《太阳出来了》。

二、学唱歌曲。

1、念绕口令,激发兴趣。

2、师范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添加语气词的唱法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师:我也来唱一唱,听一听我唱的这遍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不同?

1、师添加语气词演唱,幼儿感受语气词的有趣。

2、幼儿尝试添加语气词并演唱。

四、改编歌词,并大胆唱出新歌词。

1、变换图片位置,集体改编歌词并演唱。

2、幼儿分小组合作改编歌词并表演唱。

五、延伸活动

师:除了我们刚才的’几种变法,还有很多种变法呢,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继续表演,好吗?

活动反思:

对于刚入学的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家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挂图“校园图”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5只鸟”、“有6个垃圾桶”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小朋友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 “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大树有几棵?”……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电扇几台?”、“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数出物体的数量,会认、读10以内的数。

2.初步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景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也可以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情景图内的事物有序观察,数出图中的人物、物体的数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美丽的校园”,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快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你能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吗?由此导入本课课题,教师板书:数一数。(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预设B拍手歌引入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拍手歌”唱一遍吧!

教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你拍1,我拍1,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2,我拍2……唱完后,教师导语:歌中我们数到的数有1、2、3……最后是10,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有数数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一数。

预设C游戏导入法:“寻找小金猴”。

游戏规则:教师组织8名学生,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1名同学开始,从1到10连续报数,报“10”的同学离开,剩余同学继续往下报数,每次报到“10”的那名同学离开,最后剩下的一人就是要寻找的小金猴。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美丽的校园”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国旗高高飘扬,老师和同学在谈话。

②单杠、小木凳、垃圾桶整齐摆放。

③花儿怒放、鸟儿飞翔,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

(2)提出的问题:

人和物各有多少?同学们都来数一数。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各种物体的数量。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3)老师总结数数的方法。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如图:

②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如: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如图:

③逐一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如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顺承数数,研学认数。

在总结数数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认读这些数?

(1)通过数图中事物,知道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表示,有几个事物,就用几表示。如:图中有1面就用“1”表示,2个就用“2”表示,3个就用“3”表示,4个就用“4”表示……

(2)认读1~10各数,可以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进行集体交流。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当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怎样正确数出其中一种物体的个数?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方法: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先确定要数哪一种,然后寻找相同的物体,用做标记的方法数,就能正确数出这种物体的个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巩固数数的方法,掌握学生对1到10各数的认读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于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起到了强化作用,知道数数时按一定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数。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和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的时候,教师应避免死板地依靠教学时总结的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例如,让学生自己先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数出物体的数量,会认、读10以内的数。

2.初步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过程。

3.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把“美丽的校园”的情景图制作成挂图或动画课件,也可以用本学校的照片实施教学,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学生现场表演,帮助学生观察、计数。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情景图内的事物有序观察,数出图中的人物、物体的数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美丽的校园”,教师导语: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快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你能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吗?由此导入本课课题,教师板书:数一数。(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情景,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了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自然而然引入课题。】

预设B拍手歌引入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拍手歌”唱一遍吧!

教师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你拍1,我拍1,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2,我拍2……唱完后,教师导语:歌中我们数到的数有1、2、3……最后是10,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有数数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一数。

【品析:通过师生一起合唱“拍手歌”,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数数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预设C游戏导入法:“寻找小金猴”。

游戏规则:教师组织8名学生,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1名同学开始,从1到10连续报数,报“10”的同学离开,剩余同学继续往下报数,每次报到“10”的那名同学离开,最后剩下的一人就是要寻找的小金猴。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数数。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美丽的校园”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

①国旗高高飘扬,老师和同学在谈话。

②单杠、小木凳、垃圾桶整齐摆放。

③花儿怒放、鸟儿飞翔,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

(2)提出的问题:

人和物各有多少?同学们都来数一数。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各种物体的数量。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成果。

(3)老师总结数数的方法。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如图:

②把图中的事物进行简单分类。如: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如图:

③逐一数出人或物的数量。如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引导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图中事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数,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数数的方法。】

◎顺承数数,研学认数。

在总结数数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认读这些数?

(1)通过数图中事物,知道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表示,有几个事物,就用几表示。如:图中有1面就用“1”表示,2个就用“2”表示,3个就用“3”表示,4个就用“4”表示……

(2)认读1~10各数,可以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进行集体交流。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认数通过读数得到强化,以多种形式进行读数训练,避免练习形式单一造成学生认读疲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当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怎样正确数出其中一种物体的个数?

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方法: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先确定要数哪一种,然后寻找相同的物体,用做标记的方法数,就能正确数出这种物体的个数。

【品析:本课学习的数数方法有多种,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学生容易发生混淆,寻找相同的物体并做上标记,才不会重数或漏数。】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回顾学过的内容,巩固数数的方法,掌握学生对1到10各数的认读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于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起到了强化作用,知道数数时按一定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数。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和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的时候,教师应避免死板地依靠教学时总结的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数数方法。例如,让学生自己先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和数的结果。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在设计此活动时,我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请幼儿对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用点卡表示数量,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知识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 水果若干 蔬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⑴积木分一分,教师出示一筐积木,我们来玩积木了,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⑵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⑴介绍活动。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⑵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没一种

有多少,用相应的点卡表示。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 ……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三、课堂演练

练习一 1、2题

四、小结提升,兴趣延伸

谈话:数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难点

1.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2.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反馈完善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习。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观察,汇报。

四、课堂作业

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和数量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8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

2、图片-小圆片7个,数字5、6、7,实物卡。

3、学具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1)出示图片

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2)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

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4、印比6、7少的点子。

三、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教具准备:主题图、1–10的数字卡片以及相对应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3.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再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三.数身边的实物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10

活动目标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6.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幼儿主要是看图应用题。可我们要注重幼儿对数学信息的发现,与数学信息的组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看图练习题加上数学语言,组织形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来增加兴趣,二来为进一步应用题学习打下基础,是十分可取的。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把应用题的教学溶入每节课当中,减化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幼儿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一只教应用题的效果好得多。

小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数字入诗的意趣,认读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重点:

背诵诗歌,引导幼儿讲述树叶还能用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用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古诗“一望二三里”导入。(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新授

1、故事<森林里的音乐会>、教师示范公鸡叫,大公鸡的叫声惊动了小马,小马呱哒呱哒地跑来了,小马又带来了几位演员?请小朋友来数一数、(出示图片1、2、3、4、5)小动物都来了,唱的唱、跳的跳、吹的吹、打的打、表演的很好,大象伯伯写了一首很好的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录音)

2、提问:你从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教师总结:这首诗有从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念起来特别的有趣

三、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教师教幼儿读

3、游戏

4、分组赛读

四、教师引导幼儿认读数字,尝试用这些数字再来仿编诗歌、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亲近又平常的事物来表现诗歌的特色。

如:一只鸭、两只鸭、鸭子下水嘎嘎嘎。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的数,巩固6以内的’点数。

2、理解数量,并找出相对应的数。

二、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张、幼儿操作大图片5张、幼儿操作材料每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老师邀请幼儿一起玩“数字大风吹”的游戏,并复习6以内的数。

2、复习数字歌:1什么1,小棍1。2什么2,鸭子2。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3、出示挂图,理解数量:

(1)、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并提问。

(2)、理解数量,并找出相对应的数。

4、小组操作:

(1)教师把幼儿分成五组,一组五位小朋友共同操作完成“数量房子的家”。

(2)互相检查数字宝宝与物品数量是否一致。

5、个人操作: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数一数,并将正确的数量圈起来。

6、小结。

四、活动结束

:请爸爸妈妈共同检查我们的小操作,做对的以小红花作为奖励。

学情分析:数数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课本又创设了《海底世界》这一情景,学生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不会有多大困难。

拓展阅读:

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画面上都有那些东西,并会数一数。

2、通过观察发现数学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探究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有件高兴的事,你知道吗?猜猜看.导课题《海底世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放录相《海底世界》,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鱼、热带鱼、珊瑚等)师:你们想不想看清楚点?(用投影放课本画面),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会数吗?

3、学生打开书数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4、找学生到前边来数海豚有几条,热带鱼有几条等等。5、老师把数过的海洋生物用教具贴在黑板上观察。

6、指生上来继续数没数过的海洋生物,提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一行一行数的)师强调要按一定顺序数。

7、老师给学生讲解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

三、拓展应用。

1、学生上来把黑板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老师讲“0”数字宝宝的故事。

3、游戏:给数字娃娃找家

4、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练习数数,从生活中找数学。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数自己家里的东西,下一节课给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自我评价。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你看到了什么?你高兴吗?

六、教后札记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13

教学目标:

数一数数学教案设计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活动三:练习活动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5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实践作业

1. 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 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14

【活动目标】

大小橘子数一数中班数学教案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盘子、笔、毛巾、统计表、一次性餐盘。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出示大小两个桔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

师:这两个桔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结:这两个桔子的大小、高矮不一样?

2、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盘桔子。

师:这两盘桔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你来猜猜大橘子有多少个?

师:小橘子有多少个?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桔子。

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盘桔子的数量呢?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数好后,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上)

师:谁来数数这盘小桔子有多少个?(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数)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数的?(一个一个)有没有谁有更快的方法?

师:你用的是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数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数数。我们数了几次数好的,(6次)有没有谁能更快数好?

师:你用的是几个几个数?(3个)我们也来数数。输了几次数好的?(4次)比刚才快了?还有更快的吗?(4个4个数)

师:老师还有更快的方法(6,12)我数了几次就数好了啊?(2次)比你们都快吧。

师:刚才我们用2个2个,3个3个,4个4个,还有6个6个数的方法数出小桔子有12个,可能还有其他数的方法,回去我们再试试。

4、讨论:为什么大小相同的两个盘子,小桔子装的多,大桔子装的少?

师小结:同样大小的盘子,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

二、猜测大小橘子的瓤数。

师:桔子皮里有什么?(桔瓤)那大桔子和小桔子的桔瓤一样多吗?请你猜一猜?(记录在统计表上)

三、验证大小桔子的瓤数。

师:想不想来试一试,喜欢大桔子的就拿大桔子,喜欢小桔子的就拿小桔子,桔子老师洗干净了,小手用小毛巾擦干净,剥下来的皮放哪儿?(中间的空盘子里)

师:你剥的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有几片桔瓤?你是怎么数的?(教室记录在统计表上)

(1、一片一片数;2、围圈数:先找好第一片一个手指固定好,然后围圈一片一片数,数过的要数吗?3、分成两半数4、边吃边数)

师:老师还有一个方法肯定是你们喜欢的?(教师边吃边数)什么方法?边吃边数,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大桔子的桔瓤最多有几片,最少有几片?小桔子的桔瓤最多有几片,最少呢?

师小结:桔子里桔瓤的数量与桔子的大小没有关系,有可能大桔子里的桔瓤少,也有可能小桔子的桔瓤多。

师:现在,我们和班级里其他朋友一起去边吃边数吧。

本期有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数一数》教案大全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希望这些教案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参考思路。

本内容由学成文档收集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chxzm.com/3389.html

(0)
学成文档学成文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